新闻中心

医患交流

当前位置:首页 -> 厌学专题 -> 详细信息

江歌案:一遍又一遍的诉说,也是一种解脱

发布时间:2017年12月15日  点击数:

江歌案:一遍又一遍的诉说,也是一种解脱

文/李颖

这几天,万众瞩目的江歌案终于开庭了,但我惊讶地发现和刚刚开始所有人义愤填膺的状态不同,一部分舆论开始走向中立,甚至是江母的对立面。可能大家是已经对她的眼泪疲倦了,也可能是大家觉得她做的一些事情失了分寸,有些网友开始渐渐指出江母的种种不对。

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沉重的故事。金庸先生写完《倚天屠龙记》时是1963年。在此后的1976年,金庸的长子查传侠在哥伦比亚大学自缢而亡。知晓儿子客死他乡后,金庸悲痛欲绝,几乎也要跟着自杀。所以在后来的1977年3月,金庸为《倚天屠龙记》的单行本写后记的时候,于最后两节写下这样一段话:“然而,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时的悲痛,谢逊听到张无忌死讯时的伤心,书中写得太也肤浅了,真实人生中不是这样的。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。” 

所以,当这些站在道德高地上的人们指责江母不应当人肉刘鑫一家人,不应当接受善意的捐款,甚至是穿一件和奢侈品相像的旧衣服时,我只想问问,你们不觉得冷吗?你们知道失去人生挚爱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?

诚然,绝大多数情况下,眼泪对案件于事无补,它不会让人死而复生,但法官就会阻止其流泪吗?不会的,因为除了流眼泪,这些受害者家属能做的太少太少了。 

在心理咨询的技术中,有一种应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方法叫叙事疗法。通过说出自己的故事,伤痛会在这个过程中被“看见”,被疗愈。就如同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,通过不断地回忆,不断地诉说来排遣自己内心的痛苦。 

在极度悲伤情绪中,人可能陷入自责,产生诸如“我怎么没有多打一个电话,阻止她去见面”的假想,也可能陷入无穷无尽的迁怒仇怨当中,诸如“谁谁怎么没有开门,把她单独留给了死亡……”他们会在每一个细节上寻找生的机会,不放过任何一丝生的可能,谁让这个可能性幻灭,他们就仇恨谁,这种仇恨的迁移,会让丧亲创伤中的母亲体验到拯救的力量。在受害者家属那里,这是他们创伤后应激反应的重要一环,自救本能,召唤他们抓住任何一个救命稻草。

为何江歌母亲对刘鑫的怒火烧得更厉害,这就在于仇恨的就近原则:怨恨一个遥远的不相干的人,比怨恨一个关系密切的人,要无力无助无能得多。此外,江歌母亲还有一个难以抹去的执念:江歌是替刘鑫送命的。

但是这种出于本能的自救方法是有缺陷的。那就是在成功地向刘鑫和陈世峰“复仇”后,江母失去了由愤怒组成的“生命力”。这也就是为什么怀抱深仇大恨的人在成功报仇之后,会选择用自杀来结束自己的人生。这就需要依靠新的力量来支持她的生命,不过这也是后话了。

我们现在能做的,除了默默关注保持热度之外,在对江歌母亲进行评论的时候,她有做的不恰当的地方,可以指出,但在态度上,多一些理解。我们提倡理性,但我们的理性,也要有温度。

因为我们没有亲人客死他乡,她的痛,我们也不明白。

上海心灵花园心理咨询中心【原创】文章,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&文章出处,谢谢!

  • 发布时间:2017年12月15日
相关青少年专题
关于我们 ┆ 联系方式 ┆ 全站搜索 ┆ 免责声明┆ 网站地图


中国心理咨询门户网站  上海心灵花园心理咨询中心版权所有©  严禁复制

电话: 021-22816449  网址:www.soulgarden.cn

地址:徐汇区宛平南路470号(恒安阁)202室  网站备案号:沪ICP备0905948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29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