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
医患交流

当前位置:首页 -> 神经症 -> 疑难杂症 -> 详细信息

疑难杂症

囤积癖:为什么不肯“断舍离”?

发布时间:2018年05月27日  点击数:

囤积癖:为什么不肯“断舍离”?

文/李颖

总喜欢买打折货,还控制不住搜集免费产品的欲望,甚至连出差都要搜集酒店的牙刷,哪怕这些东西根本就用不上。在不停添置新东西的同时,人们还不舍得扔掉,他(她)们囤积的大量没用的东西,有人甚至因此无法正常生活。心理学家说,这其实是一种心理疾病,学名叫强迫性囤积症,俗称“囤积狂”,从其词源来看是指“无节制囤积的兴趣”。

为什么不愿意“断舍离”呢?可能是因为,这些保存的物品中隐藏着许多强烈的感情。无论是成堆的未读报纸、不合身的衣服,还是过时的电子产品,甚至是空黄油盒,我们积攒的这些东西都能反映出某些最深处的思想和情感。 

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一个物品或者事件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以后,这个物品对于我们的价值,就会明显的增高,很多人愿意用超出新物品目前单价的几倍来换取之前的旧物,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“我家的狗狗丢了,或者有纪念意义的什么东西丢了,我愿意用更多的钱财来换取它回来”,并且这样的事件,在有钱人中表现得更为明显,因为有钱人的单位时间收益更高嘛,这代表了这个物品承载的情感和时间,是远超过相同的物品或者说之前这个物品的原价的。承载了陪伴和情感的物品对于个人是难以被定价的,哪怕它已经坏了没有使用价值了。

在各个人群中,年轻的囤积狂一般比较少,40岁以上的人是主体。这与中年人的丧失感不无关系。在人一生的发展阶段,年轻时更多地体会到的是拥有感,如拥有使不完的劲、用不完的机会,让人更愿意争取某些东西,并为了未来而奋斗。而进入中年,人们就意识到自己离死亡越来越近,于是价值感逐渐丧失,取而代之的是丧失感和占有感的加剧。于是,有些人会采取大量占有物品的方式弥补丧失感,囤积狂就出现了。

而当囤积癖严重到一定程度,开始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的时候,“囤积癖”就被归为一种明显的精神障碍。根据最新美国精神病学会发布的《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》的第五次修订版,囤积障碍属于精神疾病的一类,在先前的诊断标准中,囤积行为被认为是强迫症的一种症状,因此也曾被称为“囤积强迫症”,但最新研究发现,在囤积者对他们的杂物做出何去何留的决定时,大脑活动情况与强迫症患者或正常人完全不同。当这个人试图决定将什么物品扔掉时,就像是在经历一件非常痛苦的事。在大量研究支持下,囤积障碍单独成为了一种精神障碍。

轻微的囤积癖好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,它只是每个人人格心理发展的不同轨迹所致。美剧《生活大爆炸》里的物理天才“谢耳朵”,因童年被高尔夫球击中的一次经历,让他舍不得丢掉成长过程中的所有物品,还租了一大间仓库来储存旧物。但就因他是“天才”,观众不仅原谅了这样的“怪异”行为,还觉得他很“萌”。换作是身边人,也没有理由将他们视为怪物或者变态。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,帮助他们就医,并处理好环境卫生问题,是当务之急。

上海心灵花园心理咨询中心【原创】文章,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&文章出处,谢谢!

  • 发布时间:2018年05月27日
相关疑难杂症
关于我们 ┆ 联系方式 ┆ 全站搜索 ┆ 免责声明┆ 网站地图


中国心理咨询门户网站  上海心灵花园心理咨询中心版权所有©  严禁复制

电话: 021-22816449  网址:www.soulgarden.cn

地址:徐汇区宛平南路470号(恒安阁)202室  网站备案号:沪ICP备0905948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29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