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
医患交流

当前位置:首页 -> 新闻中心 -> 心理时评 -> 详细信息

心理时评

薛之谦伦理真相:我们敢不敢向媒体说“不”

来源:http://www.soulgarden.cn/  发布时间:2017年03月07日  点击数:

文/季龙妹

最近,一档真人秀节目《我们的挑战》和一篇名为《心疼薛之谦,我代表心理医生说声sorry》的文章被业内广泛传播,引发了社会上关于心理咨询伦理道德批判的一场轩然大波。不少人心疼薛之谦,对当事心理医生口诛笔伐,折射出心理咨询行业的焦虑和不安。

 苏东坡有诗云: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,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对于薛之谦伦理事情的是是非非,有时候,我们如果站得高一点,看得远一点,变换一下角度,可能会得到全然不同的图景,更接近事件的真相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参加过电视节目制作和接受过媒体采访的嘉宾都知道,媒体有自己的诉求,它有不少先入为主的“前置设计”,电视节目编导有自己的台本和节目理念,你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必须符合他的框架,它追求的是收视率和娱乐效应。由于媒体在宣传效应上绝对强势,也由于我们存在通过媒体宣传自身的私心,因此,参与节目制作的嘉宾要么屈从媒体要求说些违心的话,要么在设计好的框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展现自我,而后者常被认为是双赢的成功合作。  

但事实上,电视节目编导或媒体记者不是专业人士,当他们的设计和要求触碰职业敏感问题或底线时,我们敢不敢选择放弃,敢不敢说“不”,这对我们的道德修养和人生自信是一个严崚的考验。我曾经被邀作为电视节目的嘉宾,编导希望我以心理专家的身份对当事人作些点评。当事人是位70多岁的大娘,总怀疑老伴要害她,还不断诉说老伴断然否认的他被迫害的场景和故事,一定要和近70岁的老伴离婚。有经验的心理师一听就知道,这是一种典型的被害妄想。在场的另二位社会学家以此作了家庭、社会和谐的一番点评。“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”,当时我觉得有些可笑,因此我当场提出是否让当事人到精卫中心看看心理医生。虽然此事可能会令合作方不满意,但我坚守了专业底线,也决不后悔,也更令我对类似的媒体合作选择了谨慎的态度。我中心还接到过用户过亿的新媒体合作邀请,希望我中心提供每周一案,要求越详细越生动越好。这种以来访者故事情节吸引人,满足读者窥私欲的合作,出发点本身就突破了心理咨询的伦理底线,被我中心断然回绝。 

对媒体敢不敢说“不”,这是每一个心理咨询师(医生)的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。一个有定力有自信的心理师,应该是淡定从容的,不会因为名利而改变初衷,去附庸世俗的喧嚣。“板凳要坐十年冷,文章不著一句空”,心理师有时本身就是孤独的,越接近科学真理,往往越寂寞。人有人格,心理咨询行业也有人格自尊。要耐得住寂寞,不为浮华动心,迷失了自我。也许,某一天,你会欣喜发现,那个你苦苦追寻的目标,“蓦然回首,她却在灯火阑珊处”。 

重温一下《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工作伦理守则》很有必要,“当心理师通过公众媒体(如讲座、演示,电台、电视、报纸、印刷物品、网络等)从事专业活动,或以专业身份提供劝导和评论时,应注意自己的言论要基于恰当的专业文献和实践,尊重事实,注意自己的言行应遵循专业伦理规范。”     

以后这种和媒体的合作,在全国范围内肯定还会有很多。当媒体的诉求与职业规范产生矛盾或冲突时,一个真正的职业人,当然听从职业良心的召唤,多一点自尊,多一点清高,多一点固执,敢于对媒体说“不”,反而,行业的尊严,职业人的人格就会在这种无形的抗争中产生。


上海心灵花园心理咨询【原创】文章,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&文章出处,谢谢!


  • 来源网址:http://www.soulgarden.cn/
  • 发布时间:2017年03月07日
相关心理时评
关于我们 ┆ 联系方式 ┆ 全站搜索 ┆ 免责声明┆ 网站地图


中国心理咨询门户网站  上海心灵花园心理咨询中心版权所有©  严禁复制

电话: 021-22816449  网址:www.soulgarden.cn

地址:徐汇区宛平南路470号(恒安阁)202室  网站备案号:沪ICP备0905948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29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