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
医患交流

当前位置:首页 -> 新闻中心 -> 心理时评 -> 详细信息

心理时评

“废青”为什么喜欢口罩蒙面?

来源:http://www.soulgarden.cn  发布时间:2019年08月25日  点击数:

“废青”为什么喜欢口罩蒙面?

文/季龙妹

多事之夏,使自由的香港已经不再“自由”。香港街头,道路、地铁、机场……“港独”像“乱流”一样,冲击着香港各个角落,破坏力惊人。人们从现在看到:他们全副武装,统一戴头盔、穿黑衣、戴口罩,光天化日下,只敢露出两只眼睛,有的直接带了面罩,眼睛都不敢露;他们手里拿着雨伞、铁棍、激光笔,甚至是弓箭、汽油弹,阻碍交通、纵火、袭警……如此打扮与行径,俨然是一个有组织的暴力团队,让人既气愤又痛惜。

这些“港独”示威者大多是年轻的学生,相信坏不到哪里,很想看到他们搞破坏时的面部表情。但严实的口罩留给人们的是一个个毫无表情的“假面”。

一般而言,蒙面者,大多与犯罪、暴力、恐怖活动有关,即所谓“月黑风高夜,杀人放火天”。蒙面人之所以蒙面,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不可为而为之,不敢或不愿以真面目示人。   港独”之所以喜欢穿黑衣戴口罩?与其说是为了隐匿身份、防止被拍照录像留下证据外,更为了角色扮演和人格面具的需要,既是一种心理防御,掩盖内心的软弱和不安,又是一种角色设定,在角色的要求下,纵容和放任违背本心的行为。

别看一只小小的口罩,戴上它,就有蒙面隐身的安全感,成为他们的心理防线,只要躲在后面,他们就敢冲击立法会,就敢污损国徽,就敢把国旗扔入海中,就敢做违反善良本性之事而良心不受谴责。  而一旦换装离场或摘下口罩时,他们的气焰就荡然无存,仿佛被扒光衣服晾晒在众人面前,因为他们自己也知道其所作所为是违法之举。 

从本源上讲,每个人都在一定的文化中通过训练、模仿和认同学会扮演各种角色。只要人们真正相信并认同他们的社会和家庭角色,就应当尽可能完善地扮演,他们的行为就是真实的,他们的自我和角色就是统一的。只有当人们不相信和不认为应当扮演某个角色,只是为了满足他人期望而扮演某个角色时,才会产生不真实的角色扮演,自我和角色分裂。这种人虽然是出于获得他人承认的需要,但实际上往往既得不到他人的承认,也得不到自己的承认,陷于丧失自我的痛苦焦虑之中。

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有一个人格面具理论。荣格认为,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主要是原型。原型有四种最为突出,分别代表各种人的人格系统。人格面具是原型的一种,位于人格的最外层,是个体在环境影响之下所造成的与人交往时的假象,掩饰着真正的我,与真正的人格不符。荣格虽不否定人格面具,但强调人格面具的“赏析性”,即在人格面具定义中,形成人格的目的就是使个人能被他们生活的社会所接受,为了达到这一目的,就必须采用一些技巧,这些技巧使个人的外部行为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,而不产生“令人不快的副作用”,不能产生为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行为。

既然是示威者请愿,表达自己的愿望和主张,就应以真实面目真实身份示人,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。而口罩蒙面,黑衣隐身,让人联想到手游中角色的“装备”,有点滑稽和可笑。但令人担忧的是,“港独”利用蒙面的心理效应,又会做出什么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来。

前不久,已经有香港团体代表9万名市民请愿,要求警方严查暴乱黑手,并要求制订“禁止示威蒙面法”。如此法例在世界上并不罕见,在美国纽约州,违反禁蒙面法的最高刑罚是监禁15天和罚款不超过250美元,加拿大有关罪行的最高刑罚则为十年监禁。2011年,美国发生的“占领华尔街运动”,部分示威者就因蒙面而被捕及遭检控。

去除口罩蒙面,以真面目示人,这不仅是法治社会的基本礼仪,更是心理学向善向美的道徳诉求。

上海心灵花园心理咨询中心【原创】文章,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&文章出处,谢谢!

  • 来源网址:http://www.soulgarden.cn
  • 发布时间:2019年08月25日
相关心理时评
关于我们 ┆ 联系方式 ┆ 全站搜索 ┆ 免责声明┆ 网站地图


中国心理咨询门户网站  上海心灵花园心理咨询中心版权所有©  严禁复制

电话: 021-22816449  网址:www.soulgarden.cn

地址:徐汇区宛平南路470号(恒安阁)202室  网站备案号:沪ICP备0905948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299号